本站無留言功能,有問題或發現錯誤,歡迎到twitter戳我,謝謝

比起各種政治立場或是國族認同,我覺得最能夠找出共識的議題應該就是環保了(好吧,雖然還是會有些科學的爭議)。姑且不論層次比較高的空汙、能源議題,若能夠隨手做一點小事來降低對生態的衝擊,也不是一件壞事。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在日常生活中會做的一點小事,成本不高,希望能給你參考之後一同來試試看,簡單來說就是

  • 減少使用塑膠袋,盡量隨身攜帶重複使用
  • 出門自備筷子與手帕
  • 想買飲料來喝,就自備罐子與吸管

上述除了第三點可能稍微有點麻煩之外,一二點都是很自然就能做到的小事了

塑膠袋

生活中最常見的環保問題就是塑膠袋,但其實它是最好解決的。買搖搖杯或是咖啡等等各式飲料,經常老闆就隨手附個塑膠袋讓人提在手上,避免顧客弄髒手或是不好提拿。絕大多數的塑膠袋,只要經過適當的摺疊,可以把體積縮到很小幾乎不佔任何空間。

這也是我這篇文章,最希望能引起你的注意的部份,少用一點塑膠袋,真的拿了塑膠袋,也能重複使用多次。

這個簡單的摺法,從朋友那邊學來,可以將大多數空氣擠出,降低體積之後,還不會散開。

  • A: 將塑膠袋攤平
  • B: 從中間對折一次
  • C: 再對折一次變成長條狀,順便用手掌從塑膠袋底部往開口方向推,擠出多數空氣
  • D: 從下方折角,摺出一個三角形
  • E: 剛剛折角產生的三角形,往上折,底部又變回方形
  • F: 沿著原來的折角,再摺一個反方向的折角
  • G: 反覆同樣動作,每一次摺疊都能稍微壓一下,把空氣繼續擠出
  • H: 直到最上方才停止,準備收尾

收尾稍微複雜一點,另一側摺出反方向的三角形,然後塞進左邊

  • I: 將塑膠袋提把的部分對折,得到一個小的正方形(或是差不多大小的正方形)
  • J: 再把正方形斜摺,得到一個對稱的三角形
  • K: 提把處的三角形,塞進另一側
  • L: 確實地推進去,壓一下,整個塑膠袋就折好囉

摺幾次就會發現它很簡單。折疊之後體積變很小,幾乎零負擔,我大概隨身都會放兩三個小塑膠袋在身上,真要說有什麼缺點,就是許多塑膠袋被摺到體積太小,經常會忘記當下應該拿哪個尺寸,所以我都會用顏色分辨。

「袋はいいです」算是我在日本最常用到的日文句子吧!。塑膠袋很耐用的,就算裝飲料弄髒了,清水清洗一下就能繼續用了。

參考

環保筷

這是從高中養成的習慣,那時竹中發給每個學生一雙筷子,才意識到「原來可以自己準備筷子啊!」。餐廳裡的垃圾桶,往往也有垃圾分類,上大學後有一天在餐廳裡頭看見一個垃圾桶,裝了滿滿一大桶竹筷,看了覺得怵目驚心,便決定這個習慣要堅持下去。

其實很多父母帶嬰幼兒出門也會自備兒童餐具,同樣的習慣換成大人的餐具繼續維持就好。

話說回來,沒有人願意在地上撿兩根木頭就拿來當筷子用;但是衛生筷製作的過程中,生產商是否會為了降低成本,省去或增加各種手續?我們不得而知。更何況運送以及放置的過程,是不是都足夠乾淨。即使不論環保與否,我還是偏好使用自備的餐具。

手帕

我是在搜尋「日本 塑膠袋」的時候看到酪梨壽司跟她老公的對話,講到「台灣人也很愛用衛生紙啊!」才驚覺到這一點。原本手帕對我的用處就是幼稚園跟國小去學校給老師檢查用的,年紀稍長之後這東西就完全淡出我的視線。

最近一兩年才開始使用手帕,雖然不是很紳士的用法,用了才發現手帕其實擦得比衛生紙好用。可能是因為不用擔心它破掉吧,清水洗完後攤平一兩個小時就乾了。現在每次帶小孩去洗手,我都會跟他強調

我:「來,把鼻用手帕幫你擦手」
兒:「為什麼要用手帕啊」
我:「這樣可以少用一點衛生紙啊」

飲料瓶

我滿喜歡喝搖搖杯的飲料,自備一個飲料杯可能對不少人來有點負擔。每次丟一個罐子都會覺得良心有點不安,所以最近逼迫我自己不買飲料的原因常常都是「沒有帶罐子耶,下次再買吧」,減少糖分攝取順便省點錢。

自己帶飲料杯的好處,除了一部分店家可以折抵一兩元之外,因為罐子都要比 700cc 還要大,店員通常都會直接補滿,以略低於大杯的價格,買到大杯 plus 的容量,算是一種偶爾會撿到的獎勵吧。

有時在便利商店買的茶飲料,罐子可以留下來,出門前斟滿再使用一次。

參考

吸管

一次的聚會很容易就用掉整把的吸管。喜歡喝飲料的人,應該滿多人都知道不鏽鋼吸管,或是玻璃吸管。我不想貼個海龜跟吸管的照片來恐嚇大家,不過塑料垃圾是海洋生態的一大殺手,應該沒什麼異議吧。

由於不鏽鋼吸管沒有銳利的口(否則就是兇器了),我通常都是沿著杯緣撕開一角,或是隨身攜帶一個塑膠小刀,用來割開塑膠膜。

外食袋

這是 2017 年看到的 Pockeat 食物袋。因為買外食機會不多,甚至我就直接拿個玻璃盒去裝,所以這個食物袋我並不是很常用;倒是有幾次買粥的時候出動了這個食物袋。清洗上堪稱方便,反正就是洗碗的時候順便把油漬去掉,晾在衣架上面即可。如果是經常外食的人,可以考慮看看。

後記

有些人意志強韌,在生活習慣上貫徹環保相當徹底,不簡單。有些團體認為,應該要從政策面,或是商業面去改變流程,才能大規模地對環境發生影響。甚至有人說,冠上環保或回收之名的機制,反而會降低人們的罪惡感,鼓吹人們製造更多浪費。更甚者,有人直接定調:是不是真的環保,直接取決於你的收入水平,收入高的人花得兇,收入少的人隨便做都影響環境比較小。

各種說法都有他的邏輯,我沒什麼太大的意見。很多時候一個人生活跟一群人生活,習慣與方式截然不同,要改變原先生活方式的成本,一個人與一個家庭比起來也不一樣。不管哪種人,環境保護的觀念要建立,需要很長時間的累積。現在我很能確定的是

  • 沒必要的東西就不用買吧
  • 真的要用塑膠袋,就讓它多用幾次吧

地球/台灣的環境,屬於每一個人

Java 的 Nested Class ← Prev Next → 使用 ConstraintLayout 建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