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參與程度之我見
在不同地方政治人物旁邊看多了,覺得不同政治參與程度的人可以被歸分到不同的族群。而且不同族群的人對於政治會有不同的想像與感受
當然以下的想法沒有任何數據佐證,純粹就是我的個人看法。
簡單分類
根據不同的參與程度,我會粗略分成下面四個族群。每次聽到任何人講地方的政治八卦,我就會先將對方分類到以下其中一個群體,當作我驗證對方說話可性度的參考。
- 政客:沒有貶意,純粹是為了省字。除了檯面上民意代表與官員,還泛指該人周圍的幕僚與黨工
- 樁腳:我常說這些人吃政治飯的人。舉凡什麼社區發展協會主委、里幹事、某某協會理事長…等等。這些人最常向政客要各種補助經費,也是吃飯喝酒的主揪。也包括許多協會成員,或是義消之類的。
- 鄉親:並非直接靠政治維生,但是工作上常跟前兩者往來。通常會是家裡做生意,或是跟樁腳私交不錯的人
- 公民:基本上講不出自己家附近有什麼阿里不搭協會的人,多半就在這裡了。多數小本生意人或上班族都在這裡面。
鄉親跟公民是我硬湊出來的詞,只是不想用「民眾A/B」來指稱兩者。
鄉親跟公民的比例,在服務業興盛的都會區跟農業比例高的鄉下不同,移入人口多的新市鎮,與人口老化的老市鎮也不一樣。
所謂地方聲音
基本上政客與助理都很忙,會期之外就是跑行程參加各種活動,或是各種會勘去現場看看東西蓋德有沒有問題,又或著是處理大小的選民服務。所以政客實際上並沒有辦法真正地接觸到普羅大眾
你如果覺得很奇怪,沒有做民調的時候,到底哪來的「地方聲音」?其實就是樁腳的聲音。
那些樁腳就是整天到處跑,努力做 1) 跟政客混熟 2) 跟其他樁腳混熟 3) 跟民眾A 混熟。政客最直接的管道,就是聽到樁腳告訴他的消息。
但是樁腳也有自己的利害關係,而且他能接觸的「民眾」最多也只到鄉親。比較有良心的樁腳會傳達鄉親的心聲,沒良心的就玩資訊操弄,賣給政客有利自己的資訊。
沒有民調的時候,政客只能高度仰賴樁腳,或是熟識的鄉親的意見。如果你家那邊的政客如果幹了什麼鳥事,若不是為了私利,多半就是這一層在亂搞。
政治謠言
地方謠言的出現,大致上都是這樣
- 樁腳A:「弄成這樣,我覺得老王搞不好會出來選立委」
- 樁腳B:「C 我跟你講,A 說他覺得老王會出來選立委」
- 樁腳C:「我聽 B 說老王可能會出來選立委」
- 樁腳D:「聽說老王要出來選立委了」
- 樁腳E:『誰説的』
- 樁腳D:「B 講的,應該很可靠」
雖然樁腳的工作是傳遞訊息,但並非傳遞精準的訊息。所以很多地方耳語起源於樁腳的個人臆測。
即使是同黨的政客,也偶有利益衝突,也常常會是選舉的對手,所以政治人物之間的訊息交換非常不透明,並沒有公民所想的那麼團結一致。如果沒有派系頭來排解,就會有很多樁腳介入的空間。
選舉的資訊傳遞
按照通常的理解,我區分成陸戰、空戰以及傳統媒體。選舉的時候就是透過資訊的傳遞去影響鄉親與公民的意願
陸戰
平常看到誰挺誰,就是政客指揮樁腳要支持誰。樁腳本身人數不算多 (但在地方基層選舉也是稍有影響),但是樁腳很能影響鄉民,鄉民的數量就可觀多了,多席次的民意代表選舉只要掌握好這個就有保證的席次
「比起陌生人,把資源分享給自己熟識的人」我覺得算是人類的動物本能。對於公民而言,平常就會打招呼聊天的鄉親,選舉的時候若是沒接收到太強烈的政治訊息,投票意向就很容易被鄉親影響。
陸戰能夠影響的有樁腳、鄉親,還有一部分的公民。
空戰
沒有時間跟資源養樁腳跟鄉親,所以新興候選人多半只能從網路打空戰。但是空戰其實直接影響的也有限,除了公民圈裏面對政治比較在乎的一塊,以及稍微進一點的鄉親。
於是空戰的間接影響就很重要,如何透過公民裡面的有色圈,把自己形塑成值得選的人,推銷給公民無色圈。公民無色圈其實也不懂那麼多艱深的理論,也沒多堅定的意志。「反正我也沒特別想投誰,既然我那朋友都說這個人不錯,那就投他吧」
空戰能夠影響的範圍就是有色公民圈,以及一部分無色公民圈。能影響到多少廣?不知道
對,這就是空氣票
傳媒
說某傳媒沒顏色,在台灣應該沒人相信吧。反正選舉期的傳媒就是宣傳機器,藍綠各取所需。
傳媒對於選舉的影響很強烈。陸戰的論述基本上是從傳媒的主軸變化而來。譬如說某民代質疑疫苗採購不法,樁腳就在看新聞的時候煽風點火:「那個一定有貪啦,騙我們不知道」。當然也可能反操作:「那個都是假的,媒體被操控了」
空戰也會被影響,當傳媒的某個議題發酵且對候選人不利的時候,有色公民圈就要向無色圈努力解釋。無色圈的人就變成整天看新聞說 A,偶爾聽朋友說 B,接著覺得政治真的很煩。
聊天群組
我沒在圖片畫出來,但我會把 LINE/FB 群組歸類在陸戰。雖然這些是數位工具,但是用法其實相當傳統。其實就是把以前在榕樹下或街尾聚在一起罵對方陣營的作法,搬到數位工具上,而且執行得更有效率。
這種聊天室不是用來論理辨是非,而是用來傳播特定論點。
2022 地方選舉的雜想
我覺得 2020 的民進黨內總統初選,大致上就是傳統的賴清德陸戰派與蔡英文空戰派的對決,延續到總統選舉結束可說是小英完全勝利。我想從政者都很明白陸戰的重要,這不必贅言。但是蔡跟黨內派系競爭的時候 (沒有人天真到以為民進黨內一派和諧吧?),想要推的人通常基層實力也不比傳統派系,有限資源下只能更多倚賴空戰。
於是在那之後,各個空戰側翼的自信與聲量就愈加膨脹,連帶也影響著綠營網路支持者的態度。遇到風向不順的議題就變得敏感且富攻擊性。
近年來的各大議題,對執政黨有意見的人不都被指教過一輪?同黨內有意見的人貼上叛徒的標籤。看那違規停車還會對警員施壓,陰德值已經很低的徐巧芯,都能夠挖出側翼群組要出征的難堪新聞給自己得意一陣。這些側翼網軍不是持續在削弱民進黨在空戰的實力嗎?
誠如前述,空戰是要靠間接的影響力,透過口碑的傳遞把政令或候選人推銷出去。但是現在民進黨空軍愈加極端,燒光陰德值後以前願意講話的淺色公民圈的人明哲保身只能站得遠一點,論述就傳不出去了。第一層的人沒意願討論,傳統媒體更沒有興趣追蹤。
那麼最外面的人聽到的是什麼呢?各種論文的花絮。結果就是傳統媒體表演大亂鬥,聽不太懂政治的人就覺得煩了。
總體來說我覺得空戰其實影響有限,但是在風向不太糟糕的時候,能夠激起淺色公民圈甚至到無色那一塊的認同。但是這個傳遞鏈已經被那些劍走偏鋒的側翼弄斷了
你我這種「會看部落格文章的中產階級上班族」,多半都是最外圈的邊緣人。坦然面對吧,無足輕重的我們就算跳樓也不見得會上新聞,我們說的話也沒什麼份量。想要幫綠營的話,只要不添亂不到處罵人,讓身邊無色圈的朋友覺得「其實台獨份子也是很務實的」就功德無量了
民主沒有特效藥,台獨也沒有。來得快的東西,去得也快。台獨這條線要走得穩,只能在現實中,慢慢取得一位又一位的認同
把那些做哏嘲諷反對者,用力嘶喊誰是叛徒,或是整天叫你疼惜民進黨的帳號,尤其是不知道本尊的帳號全部封掉吧,那些是阻礙民進黨重新前進的絆腳石